如果你发现自己脸色蜡黄、萎靡不振、头晕耳鸣、失眠易躁……那说明你的身体急需补气血。女人该怎么补血呢?冬天吃什么补血?爱美网健康分享几款最适合冬季补血养血的食物。
一、喝南瓜汁能补血。
在韩国营养学家出版的新书中提到,韩国女性改善贫血、增加营养的妙方就是多吃南瓜。
南瓜营养价值丰富,除了含有蛋白质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等必需氨基酸外,南瓜中还有“钴”、“锌”和“铁”元素,要知道“钴”可是构成血液中红细胞的重要成分之一哦。
锌则直接影响成熟红细胞的功能。铁质则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,这些都是补血的好原料。
南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,而人体缺乏B12会引起恶性贫血,这时吃些南瓜是最好的“补血”方式了。
因为饮食不调、生活不规律,白领女性深受胃肠功能紊乱、胃溃疡、便秘等疾病的困扰,其实这也可以通过食用南瓜得到改善。南瓜含有丰富果胶,可加强胃肠蠕动,帮助食物消化,还能黏附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。
烹饪时许多人爱将南瓜瓤丢掉,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,这些被丢弃的南瓜瓤实际上比南瓜的果肉所含的β胡萝卜素多出5倍以上。
因此,南瓜在韩国人手里一点也不浪费,他们会在老南瓜里面连同南瓜瓤放上蜂蜜、大枣等,然后将南瓜蒸煮软了以后,将滤下的汁液做成南瓜汁喝。
南瓜的食疗作用虽大,但是也不能吃太多,因为摄入过多β胡萝卜素时,容易患上胡萝卜素黄皮症,使皮肤看上去黄黄的不健康。
二、冬季吃枣有讲究。
时下是吃枣的季节,我们常吃的有鲜枣、干枣、蜜枣和醉枣等。鲜枣不仅甜脆多汁,而且营养丰富,其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,每100克中有243毫克的维生素C。此外,其含有的人体必需的胡萝卜素也远远超过其他枣制品。
但鲜枣在常温下几天就会失去鲜脆的口感,为了方便保存,可以将鲜枣晒干制成干枣。但枣晒干后,少了溶于水的维生素C,对其他营养素也有较大影响。但干枣中的钙含量比鲜枣要高。
醉枣醇香浓郁,脆甜宜人,又可长期保存,但醉枣的营养损失更大,其中的维生素C几乎全部被破坏。
但醉枣因为风干后水分大量流失,而且经过酒的浸泡后,矿物质含量增多,所以醉枣的钙含量是这几种枣制品中最好的,每100克含75毫克。把鲜枣做成蜜饯是保存的另一种方式,但蜜枣的热量较高,每100克中含碳水化合物78.9克。
鲜枣最好生吃,有利于营养的吸收。而干枣比较适合煮粥或煲汤,能将营养成分很好地释放出来。和鲜枣、干枣相比,蜜枣中营养成分最少,含糖量最高,也最好用来熬粥,可以稀释蜜枣中糖的浓度。
冬季用红枣来进行食疗也非常有效果,下面推荐两个红枣食疗的方子:
1、红枣60克,芹菜200克洗净加水煮开,每日分次食用,有防治高血压、头晕、头痛的作用;
2、红枣5克,银耳10克,白糖适量,将红枣、银耳洗净,炖至熟软,加白糖每早晚食用,可防治心血不足而引起的神经衰弱症,达到养阴补血安神的作用。
红枣是体质虚弱,滋补调养的佳品。但枣皮不易消化,一定要细嚼慢咽。同时,要适量食用,食用过多会引起胃酸过多、腹胀。
三、入冬吃莲藕可润肺补血。
冬季寒冷,正是喝莲藕汤的季节,莲藕成为人们家宴的时令佳肴。我国食藕的历史悠久,西汉司马相如的《上林赋》中就有“与波摇荡,奄薄水渚,唼喋青藻,嘴嚼菱藕”的文句。
北方人多用莲藕做菜,故称莲菜或藕菜,而南方人一般叫藕,果蔬兼用,可入菜亦可生食。
藕属睡莲科植物,它的品种有两种,即七孔藕与九孔藕。藕性温,含丰富的单宁酸,具有收敛性和收缩血管的功能。
生食鲜藕或挤汁饮用,对咳血、尿血等患者能起辅助治疗作用。藕经过煮熟以后,性由凉变温,失去了消瘀清热的性能,而变为对脾胃有益,能健脾补胃、养阴润燥,有养胃滋阴,益血,止泻的功效。
莲藕补血食疗方:
1、鲜藕洗净切成丝,用纱布挤汁,煮沸稍凉温饮,是凉血补血、健脾开胃的佳饮;
藕汁有润肺、镇静的功能,孩子考试时最好喝藕汁,早晚各100毫升;
在藕汁中加点盐饮用,对眼睛充血有疗效;生藕10片水煎服,可治疗咳血;
2、生藕500克连皮捣汁加白糖100克,搅匀成汁,随时开水冲服,治疗胃溃疡出血有较好的疗效。
另外,藕加工制成的藕粉,更是别有风味,既富营养,又易于消化,有养血止血,调中开胃之功效,实为老幼体虚者理想的营养佳品。
1、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。
如蛋类、乳类、鱼类、瘦肉类、虾及豆类等。
2、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新鲜的水果和绿色蔬菜。
如酸枣、杏、橘子、山楂、西红柿、苦瓜、青柿椒、生菜、青笋等。维生素C有参与造血、促进铁吸收利用的功能。
3、富含铁的食物。
鸡肝、猪肝、牛羊肾脏、瘦肉、蛋黄、海带、黑芝麻、芝麻酱、黑木耳、黄豆、蘑菇、红糖、油菜、芹菜等。铁是构成血液的主要成分,缺铁性贫血者较为常见。
上述食物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调配,尽量做到食物的多样化。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中国美妆门户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,请联系本站,我们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。